兮地官方
微信公众号
Cexidi Investment Management
在企业里,销售部门与售后服务部门经常发生矛盾或磨擦:销售部门从用户那里得到用户的抱怨,产品功能没有达到用户的需要,公司售后服务不到位,所以用户缺乏进一步购买公司产品的意愿。由于用户口碑不好,进而影响了销售部门的市场开拓,销售部门往往把销售业绩不佳归咎于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然而,售后服务部门对此并不买账,认为销售部门自身的能力不足才是主要原因,而且销售部门出于达成销售目的,经常从用户(或客户)那里承诺明显不合理的服务要求,给正常的售后技术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提高销售部门的能力以达到提升业绩的目的,本文不去讨论,而是对销售与服务的矛盾的产生根源和解决思路作一探讨。
一、问题的根源
销售部门是以销售产品(或服务)为目标的,通常,在企业的绩效考核里,销售部门是以年度合同额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在这种驱动力之下,销售部门对公司的用户售后服务部门大都有简单的想法:你们应该把用户的问题解决了,不要让用户有任何抱怨,否则就影响我的销售了。至于为了搞定用户,你们花多大的代价不是我关心的。
但公司售后服务部门并不一定以用户再次购买公司产品为目标,而是以用户的满意度为目标。售后服务部门往往受到有限资源的影响,他们很难做到所有用户达到最大程度的满意。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的企业里,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相比之下用户的需求欲望大得多,要做到用户完全的满意是困难的,要做到全部的用户都达到完全满意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更多的是一种权衡,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达到一定的满意度,或部分用户满意。
于是,销售部门和售后服务部门的矛盾首先是目标不一致!目标不一致就会导致行动的不一致。
其次,对于用户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两个部门并非一致。销售部门对于某个用户提出的要求,可能要求售后服务部门尽量处理和满足,那怕以较大的亏本代价。这是基于销售部门对于这个用户有潜在项目,基于中长期市场价值的判断,觉得此时的投入,将来一定有回报。而售后服务部门不一定这么认为,他们看到的是该用户消耗了大量的技术资源,造成对其他用户的服务紧张态势,并且对销售部门的研判也不一定认同。
这种用户价值判断标准不一致,也引发了双方对彼此之间行动价值认可的问题。
二、解决思路
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文章,解释我们看到的一种现象:我们乘坐飞机去某地,在候机和登机的时候,大家都听从机场和机上空乘人员的安排,安静的候机,排队按次序登机,按座位就坐,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大家彬彬有礼,互让有余。然而到飞机到达目的机场落地后,大家就争先恐后地站在过道,拿取行李,机上拥挤凌乱一片。为什么会这样?
这篇文章给出的答案是:目标的一致性问题!飞机起飞前,大家要去的目的地是一样的,并且,所有人都是乘坐同一架飞机,没有人能够可以通过努力而先一步达到目的地,所以应该说,大家这个时候的目标是一致的:安全抵达某地。在目标一致的情况,就可以做到一致有序的行动。而当飞机落地后,大家原先的一致目标已经实现了,接下来大家的目标就五花八门了:有的要转机,有的要赶长途汽车,有的要坐大巴进市区,有的要等接机人,等等,所以大家都想尽快地离开飞机而到所需要去的地方,这时自然就会出现凌乱的行动。
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目标的一致性是解决行动的一致性关键点。
所以,要解决两个部门的矛盾和磨擦,首先要把两个部门的目标统一起来,进而解决用户价值评判标准问题,才能让两个部门处于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科学合理地促进用户服务和市场价值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一致化目标和用户价值评价体系
在有限的资源投入前置条件下,实现公司对用户增值服务业务的增长,达到正向的利润产出,这应该是销售部门和售后服务部门共同的目标。由此,务必让销售部门懂得如何珍惜售前服务技术成本的使用,售前服务部门也以销售部门的产出为激励目标,才能真正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用户价值评价体系是用来对用户进行分类,以便对不同分类的用户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措施。
用户价值评价体系由经济指标、用户忠诚度、服务效应和用户特征等指标。其中:
经济指标:由维护费、应收款及时回收等组成;
用户忠诚度:由用户反复购买用户产品的意愿、用户主动与公司沟通的意愿、用户向其他客户推荐使用公司产品的意愿等组成;
服务效应:协调交流的难易程度、用户对公司的评价与公司投入资源的性价比;
用户特征:用户的规模、市场影响力等;
上述指标可以整合成一个综合指标——用户价值指标,用于对用户的综合评估和分类。用户价值指标与用户的增值利润虽然不能直接对等,但应该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它可以帮助销售、售后、客服人员比较客观地认识用户价值,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不断地提升用户价值。
在服务资源不足的情形下,用户价值指标可以用于指导解决服务冲突的问题:谁的用户价值大,谁就可以优先得到服务。
其实销售和售后和相辅相成,相互合作的关系,两个岗位都是给客户提供一种服务,只是在客户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发挥的主导型作用不同。在客户没有成交以前,销售为主,售后为辅。有人说,关售后什么事,我的客户都是我自己搞定的,售后根本没有参与。一个公司客户在成交以前,销售要去寻找这个客户,然后给客户讲一下我们公司产品的优点,以及可以给客户提供的售后服务,这个售后服务就是售后服务部门制定一些日常的售后服务规则,然后简单培训给前端销售,销售拿过来告诉客户,便于自己的产品能被客户认可,进而达成订单。试想,如果你给客户说的服务,售后部门后期不按照你说的提供,客户是不是感觉有种被骗的感觉,客户是不是会流失,所以,在订单达成的前期,客服部门并不是没有参与,而是只是辅助参与了而已。
我们再说一下销售成交以后,有人说,客户成交了,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产品故障,会产生售后服务,这个时候,全是售后的事情,和销售就没关系了,这个说法明显也是错误的。给客户提供售后服务的时候,售后服务部门占主导地位,销售居于辅助地位,销售把客户出现的问题,交给我们公司处理售后问题更专业的售后部门,让客户感觉我们公司分工明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才能让客户享受更专业的服务。关于售后的大部分工作,全部是我们的售后来协调、跟进,如果在协调或者跟进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销售出面协调的时候,销售要全力配合客服部门,把售后问题向前推进,解决客户的问题,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推脱,当甩手掌柜。随着客户售后服务数据的增多,那些设备容易出问题,那些地方容易出问题,那些设备或者服务的售后我们是无法支持的,或者支持的力度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售后部门出具一些数据,用来指导销售和产品经理的工作。
所以一个公司的销售和售后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更需要相互配合,任何企图割裂两者关系的想法都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