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兮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站式云服务管理机构

兮地官方

微信公众号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0875-001

Cexidi Investment Management

客户为本 以超值产品和舒心的服务答谢客户
当前位置:
兮地学堂
业务软文
品牌创建
知识产权
工商事务
网络电商
企业信息化
人力资源
广告传媒
代理记账
如何应对团队中的“坏苹果”
来源:网络 | 作者:cexidi | 发布时间: 2019-08-26 | 1060 次浏览 | 分享到: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一个团队中,无论其他员工多么优秀,只要其中有那么几个讨厌的、懒散的或是不称职的家伙,他们就能毁掉团队乃至整个公司的表现。 

       如何应对团队中的坏苹果

  员工中的超级明星很吸引老板的眼球,不过那些害群之马获得的关注可能更多。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一个团队中,无论其他员工多么优秀,只要其中有那么几个讨厌的、懒散的或是不称职的家伙,他们就能毁掉团队乃至整个公司的表现。 
  这些坏苹果让人心烦意乱,拖所有人的后腿,而他们的破坏性行为──比如愤怒、懒惰和不称职──还相当具有传染性。那些为了换取治上的好处而引进一些坏苹果,或是对表现粗鲁、不称职的员工放任自流的领导者,实际上正在为他们手下哪怕能力最强的员工走向失败铺路。 
  对领导者来说,在招聘前事先把坏苹果剔除出去至关重要。假如这些人侥幸通过了筛选,老板就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他们或是(如果有必要的话)解雇他们。 
  情绪传染 
  老板们致力于吸引和培养超级明星的原因不难理解。堆积成山的研究显示,明星员工和天才员工能为公司带来令人惊异的成就。此外很显然,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表现最好、积极主动的员工身上,也会让老板们感到更加欢欣鼓舞。 
  不过一些针对从恋爱关系到办公室交际等问题所做的研究显示,与积极互动相比,人际交往中的消极互动可以积聚出更大的能量。原因很简单,恰如心理学家罗伊?鲍梅斯特(Roy Baumeister)与其同事得出的结论:坏比好更强大。这些坏苹果导致同事中产生的消极想法、情绪和表现,比那些积极主动的员工在同事里引发的正面反响要大得多,持续时间也长得多。 
  不妨看看威尔?菲尔普斯(Will Felps)、特伦斯?R. 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和伊丽莎?白灵顿(Eliza Byington)就坏苹果与团队效率之间的关系所做的研究。他们考察了坏苹果给整个团队带来的影响。这些坏苹果包括偷懒的人(不愿付出努力的人)、败兴的人(他们表现出悲观、焦虑、不安全感和恼怒情绪)和讨厌的人(违反人际交往规范的人)。菲尔普斯的一项实验发现,一个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懒骨头或是讨厌鬼,团队的绩效表现就会下降30%40% 
  公司要怎样做才能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呢?显然,最简单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别把坏苹果放进来。这意味着需要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评估应聘者。 
  通常的筛选手段往往不足以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不是坏苹果。职位候选人可能曾在最好的学校学习,或者在历次面试中都表现得富有魅力和才气,从而将他们的懒惰、不称职或是可恶之处深藏不露。 
  因此,筛选员工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观察他们在现实条件下工作时的真实状态。阿克沙伊?科塔里(Akshay Kothari)和安奇特?古普塔(Ankit Gupta)很赞成这种方式。他们的公司Pulse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市(Palo Alto),为手机设备开发阅读新闻的应用程序。当Pulse公司招聘新员工时,他们会考虑那些曾与应聘者共事的同事和主管的评价,并进行多轮面试。不过他们说,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让候选人来公司工作一到两天,让他们完成一些短期工作(这些是有偿工作,公司会向他们支付报酬) 
  科塔里和古普塔说,他们不仅因此了解到很多有关候选人专业技能的情况,还可以同时看出这些人的人格品性──他们是如何应对挫折的?他们是否知道何时该求助,何时又该帮助别人?候选人是不是公司员工乐意共事的那类人?他们说,曾经有一些应聘者,单从简历上看很不错,而且还受到以往同事和主管的极力推荐,但他们最终还是没能得到工作──原因就是在遴选过程中,他们在专业技能和人际关系上的弱点暴露了出来。 
  拒之门外 
  比运用一些巧妙的筛选方式更显重要的是,要在工作中营造一种不容忍坏员工的公司文化。最好的公司会把他们对坏苹果所持的不容忍态度直接表达出来。他们会事先讲清在工作场合中哪些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而后就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令行禁止,并同时预防这类事情发生。 
  看看罗伯特贝尔德公司(Robert W. Baird & Co.)吧。这家金融服务公司被誉为很好的雇主。该公司认真地打造着一种文化,排斥工作中的无礼和自私行为。他们把这叫做不要混蛋法则”(尽管实际上,他们用了一个比混蛋更光鲜的词儿) 
  该公司首席执行长保罗?珀塞尔(Paul Purcell)说,公司会在招聘过程中就开始传达出信息。他说:在面试中,我会看着应聘者的眼睛告诉他们:如果我发现你是个混蛋,我就会炒你的鱿鱼。多数应聘者不会为这番话揪心,不过还是不时有人听后变得面无血色,而后我们就再没见过他们。他们找了些理由退出了筛选流程。” 
  当出现招聘失误,真的招来一个不断贬损同事、或总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坏苹果时,贝尔德公司会迅速做出处理或辞退这名员工。 
  珀塞尔的急性子并不适用于每一家公司的文化。如果你在寻找一种更为迂回的处理方法,不妨看看著名大厨爱丽丝?沃特斯(Alice Waters)是怎么做的。沃特斯掌管位于加州伯克利(Berkeley)的潘尼斯之家餐厅(Chez Panisse)已有40年之久。 
  传记作家托马斯?麦克纳米(Thomas McNamee)描述了沃特斯对人和菜品的关爱是如何感染到她周围的人的。多年一路走来,尽管有很多害群之马曾被扫地出门,但沃特斯并没有一直让这扇门大开。辞退员工的步骤,通常是以沃特斯的某位同事婉转地传达出沃特斯现在不十分高兴的信息开始的。如果这一暗示不起作用,那么沃特斯的这位同事,或是另一位沃特斯身边的人就会辞退这名员工。 
  潘尼斯之家餐厅的一位发言人说,沃特斯有时确实也会亲自解雇员工,而她会让那些员工感到好像是他们自己在做出离开的决定,而且似乎对他们来说,继续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是更好的选择。这位发言人同时表示,餐厅现有员工中,为餐厅服务长达数十年的人占到了很大比例。 
  封闭隔离 
  当然,总有一些时候,一家公司不能(或不会)解雇一名对公司具有破坏性的员工。举例来说,也许这名员工虽算害群之马但同时也是个明星,或者此人在其他方面对公司的运营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者可能会尝试采取训导、警告和激励措施来限制带毒员工的行为。还有一种策略,就是在空间上将坏苹果与其他员工分开。 
  在一家公司,有一名工作技能娴熟但令人厌恶不已的工程师。公司的领导者无法说服自己将其解雇,于是在距离全体员工所在大楼几个街区的地方,为他租了一间不错的供他专用的办公室。他的同事们很开心,而他也同样如此──因为他喜欢独来独往。 
  不过要提醒一句:那些相信某些具有破坏力的超级明星对公司太过重要而不能解雇他们的领导者,往往低估了这些人可能带来的损失。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员查尔斯?奥赖利(Charles O’Reilly)和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举出的一家服装零售店的案例很有启迪意义。这家公司解雇了一名业绩表现最出色、但同时又是个坏苹果的销售员。在他离职后,虽然他那些前同事里没人能赶上他的个人销售业绩,但全店的总销售额却激增近30%。两位研究人员称,这一课告诉我们的是:有一个人拖累了所有的人,一旦他离开,其他人就能做到最好。” 

团队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讨论团队管理经常是从团结、激情、执行力上面去讨论团队,这种方法讲起来很容易,但是执行起来会束手无策。原因何在?我想最重要的是没有对团队成员进行分析。  
 团队成员的划分可以有多个标准,新员工和老员工,年轻员工和中年员工,男员工和女员工,骨干员工和普通员工,听话的员工和不听话的员工,有主见的员工和没主见的员工,高学历员工和低学历员工,勤奋的员工和懒惰的员工,高层员工中层员工和底层员工,不同的员工分类我们对应着不同的管理对策。我讲的团队成员的划分是按态度分的三类员工,工作积极的员工、普通的员工、落后的员工。下面讨论一下这三样人群的特点以及管理的对策。  
  工作积极的员工。这类员工有自己的目标,知道为啥工作,也知道工作的方法、途径,所以这类员工工作积极,不抱怨,遇到问题总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类员工往往是团队里面的骨干,我们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处理好与这类员工的关系,我们要把他们树立成榜样,让他们去影响普通的员工,落后的员工。我们要善于发掘有潜力的新人加以培养,使之成为这类员工。我们要充分团结这类员工,他们是我们的支柱,这类员工数量应该保持在团队成员总数20%左右,当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在利益面前,有些骨干员工会发生蜕变,我们要加以注意,我们要逐步淘汰那些蜕化的骨干员工,我们要不断去培养、去吸收新的骨干成员,因为骨干员工是团队文化的发扬者,是决策执行的坚定者,是公司在遇到困难时的挽救者。我们也要充分尊重这一类员工的需求,使之保持持续的激情。  
  落后的员工。这类员工的特点就是喜欢抱怨,抱怨公司制度,抱怨公司待遇,抱怨公司人事安排,总之对公司的一切都是不满意,它的危害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它会宣传,向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没有主见的员工去宣传,进而起到破坏积极团队文化的作用,有时他们也不是故意的,但是危害是巨大的。第二个特点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积极性就是混日子,当然业绩也就不会好。第三个特点执行力差,交代他一件事,一天应该做好的事情,他能给你拖上好几天。一个人可以能力差点,但是绝对不能工作态度差。能力可以学习提高,但是态度很难改变。所以对于这类员工,我们要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尽量挽救。这类员工一般也占到团队成员的20%左右。他们是团队文化的毒化剂,对于没法改变的落后的员工,我们必须淘汰。给那些普通员工一个震撼。起到杀鸡给猴看的效果。 
  普通员工的特点。普通员工是一个团队里数量最多的员工。占到60%左右。他们或者没有远大的目标,或者是能力欠缺,或者没有主见或者是对公司处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的态度,他们的业绩说好不好,说差也不差的,做不了榜样,当然也当不了业务骨干。但是作为主管这类员工是我们要极力去争取的员工,极力去团结的员工。也是我们要培训的重点。因为这类员工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业务骨干去影响他,带动他的激情,那么他就会努力工作;如果落后者对他加以影响,那么有一天他也会变成一个落后者。业务骨干的作用,团队文化的作用最重要体现在这一点,就是对普通员工的影响。我们要经常去刺激它的激情,不断给他鼓劲。使其努力工作。我们要从中找到有潜力的培养成骨干业务。  
  工作的一切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营销,我们的一切决策,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的市场调查,但是如果作为一个高层,那么员工的建议也是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要善于总结,把员工的思路想法,抽象出来,形成一种普遍的观点,然后再应用于实践。这就叫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用作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